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3期
述评

机器人肝切除:我们在路上

艾克拜尔·尔肯;金仁安;郑俊浩;沈吉良;梁霄;

<正>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已成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中,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以其精准、微创的特点,逐渐在复杂肝脏手术中崭露头角。自2003年全球首例机器人肝切除手术[1]报道以来,这一技术经历了从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认可。2023年RH国际共识[2]提出了详细的临床规范,为将来RH的正确应用提供了依据。作为微创手术中最先进的技术,在引入国内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中解放军总院较早进行尝试,也积累了大量的RH手术案例,截至2019年7月,已经开展RH超过1000例[3,4]

2025 年 03 期 v.33 ; 浙江省科技厅“领雁”计划项目(2024C03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472718); 国家卫健委-浙江省卫生健康重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WKJ-ZJ-2407); 杭州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重点项目(20231203A09)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题讨论

腹腔镜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的技术要点

曹君;

<正>自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首次报道以来,该领域经历了从经典解剖性肝切除术(classical anatomical resection,CAR)向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portal territory fuorescence navigation guided anatomical liver resection,LPTAR)的范式转变。我们既往的研究表明,相较于CAR,LPTAR在围手术期安全性及肿瘤局部复发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临床优势[1]。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解剖禁区(如肝右后区)正逐步被突破,相关术式完成例数呈指数级增长,而核心技术体系(包括荷瘤门静脉流域构建、手术入路、并发症预防等)已形成系统化理论框架[2]

2025 年 03 期 v.33 ;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肝癌多学科诊疗(MDT)的临床价值及推广策略

刘雨枫;刘连新;

<正>肝癌(尤其肝细胞癌)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我国年新发肝癌病例高达36.77万例,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年死亡病例超过31.39万例,死亡率位列第2位,总体5年生存率仅12.1%(显著低于日本33%、韩国27.3%)[1],疾病流行病学呈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生存期短”的严峻态势。肝癌起病隐匿,60%的肝癌病人被诊断时已进展到中晚期,已丧失根治性手术机会。同时,肝细胞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由于肿瘤分子分型(如TP53突变型、CTNNB1突变型)及肝硬化程度差异,相同分期患者预后差异显著。

2025 年 03 期 v.33 ;
[下载次数: 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主胰管保护、修复及架桥重建在胰腺肿瘤剜除术的应用

林贤超;黄鹤光;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和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是治疗胰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常规术式[1-2]。随着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PD和DP的近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下降,手术安全性大幅提升,其术后90天死亡率已分别低于2%及1%[3]。从远期并发症来看,研究显示PD和DP术后分别有14.1%和23.3%的患者出现新发糖尿病,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4.9%和17.0%[4]。因此,对于预后良好的胰腺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以胰腺肿瘤剜除术[5,6]为代表的各种保留胰腺实质的胰腺局部切除术[7,8]日益受到关注。

2025 年 03 期 v.33 ; 福建省微创医学中心与普通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闽卫医政(2021)76号]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国外医学文摘

全胰腺切除术后死亡率:一项全国性观察队列研究

Kawashima J ;Akabane M ;Khalil M ;程昆;

<正>背景全胰切除术是胰腺外科中一种复杂手术,常用于胰腺癌的根治性切除(R0切除)以及某些良性或交界性病变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胰腺癌辅助治疗技术的发展(如新辅助治疗、动脉剥离术)以及主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等疾病的诊断增加,全胰切除术的实施数量呈上升趋势。以往的研究多为单中心分析,缺乏基于全国范围的真实世界数据来评估全胰切除术后的死亡率。方法基于德国全国诊断相关分组(DRG)统计的常规数据,开展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对2010至2020年间数据库所有全胰腺切除术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四种类:1型标准全胰切除不联合血管及其他脏器切除,2型全胰切除联合PV或SMV切除,3型全胰联合多脏器切除,4型全胰联合动脉切除。以住院死亡率为终点,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2025 年 03 期 v.33 ;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2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6 05 04 03 02 01
2021 06 05 04 03 02 01
2020 06 05 04 03 02 01
2019 06 05 04 03 02 01
2018 06 05 04 03 02 01
201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06 05 04 03 02 01
2015 06 05 04 03 02 01
2014 06 05 04 03 02 01
2013 06 05 04 03 02 01
2012 06 05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6 05 04 03 02 01
2009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6 05 04 03 02 01
20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06 05 04 03 02 01
2005 06 05 04 03 02 01
2004 06 05 04 03 02 01
2003 06 05 04 03 02 01
2002 06 05 04 03 02 01
2001 06 05 04 03 02 01
2000 06 05 04 03 02 01
1999 06 05 04 03 02 01
1998 06 05 04 03 02 01
1997 06 05 04 03 02 01
1996 04 03 02 01
1995 04 03 02 01
1994 04 03 02 01

经腹腔镜肝叶切除首例报道

周伟平,孙志宏,吴孟超,陈汉,张柏和,郑成竹,沈炎明,仇明

<正>在完成了24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及肝活检术的基础上,我们成功地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报道如下。

1994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374 ] [被引频次: 307 ] [阅读次数: 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腹腔镜外科时代的胆管损伤问题

黄志强

1998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158 ] [被引频次: 139 ] [阅读次数: 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解读

刘会春;

<正>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的50%以上,且有其自身特点。治疗方法众多,缺少统一规范。为此,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修订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已正式公布,期望能积极推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

2013 年 01 期 v.21 ;
[下载次数: 3,858 ] [被引频次: 111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努力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处理水平

石景森,王作仁

1997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56 ] [被引频次: 108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李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 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 C)术后胆漏的诊治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院1991年 3月~ 2 0 0 1年 5月 92 6 7例 L C术后发生胆漏 31例 ( 0 .33% )的原因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全部治愈 ,18例经过非手术治疗 ,占 5 8% ,13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探查手术 ,占 42 %。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适应证 ,沿胆囊壶腹向下分离 ,仔细辨别 Calot三角解剖结构 ,采取顺行和 (或 )逆行结合、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是预防胆漏等并发症的关键。

2001 年 06 期 ;
[下载次数: 173 ] [被引频次: 102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中国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解读

刘会春;

<正>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的50%以上,且有其自身特点。治疗方法众多,缺少统一规范。为此,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修订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已正式公布,期望能积极推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

2013 年 01 期 v.21 ;
[下载次数: 3,858 ] [被引频次: 111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解读

刘文斌;荚卫东;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文中的"肝癌"指HCC[1]。

2020 年 06 期 v.28 ;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301042199);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1704a0802150);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8011); 中科院科发局STS重点项目(KFJ-TS-ZDTP-080)
[下载次数: 1,729 ] [被引频次: 59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胆石症成因的研究进展

王成;孙培龙;

<正>胆石症是指在胆囊、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胆石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文献报道,西方发达国家成年人胆石症发病率在10%~15%,而我国胆石症发病率为7%~10%,其中70%~8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1,2]。目前人类仍再不断地研究胆石症的形成原

2018 年 02 期 v.26 ;
[下载次数: 1,624 ] [被引频次: 78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曹学冬;孙明瑜;张海阳;曲岩;宋鑫;罗运权;

<正>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属于高发地区,由于其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患者,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加之其对放疗、化疗都不甚敏感,预后相对较差。如果能阐明肝癌的发病机制,对肝癌的治疗将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知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肝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年来肝癌相关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进行总结。1 原癌基因的激活

2019 年 02 期 v.27 ;
[下载次数: 1,563 ] [被引频次: 58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肝内胆管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

胡志亮;薛辉;王葵;

<正>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位于肝内二级及以上胆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是第二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因其发病隐匿、侵袭性强,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时机。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由于ICC复发率高和转移性强,术后的远期生存仍不理想[2]。本文回顾近3年ICC诊疗相关国内外专家共识及指南,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及新进展进行解读。

2023 年 04 期 v.31 ;
[下载次数: 1,295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最新动态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9,274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公告

各位作者:
1、投稿前请一定要仔细阅读本刊“投稿须知”。
2、投稿时请一定要在采编系统中填写完整信息,作者数量如超过3人,填写3人信息即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通信作者)。
3、采编系统中一定要填写真实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否则由于联系不上作者而造成的刊期延误,本刊概不负责。
4、采编系统中“站内信息”本刊不回复,如有疑问请致电编辑部电话:0551-62922335,E-mail:GDWKZZ@qq.com。
5、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以本刊名义加作者微信均为诈骗,请作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本刊编辑部。